我国缺少的关键技术,高压共轨,美日德拒绝出售技术给中国
此前,有官方报刊发布了一系列的集合文章,公布了卡中国脖子的35项关键技术,一时间引发了众多讨论。国人突然意识到,想要彻底成为强国,路阻且长。我们将就此做一个专题,分析这些卡我们脖子的关键技术究竟难在哪?上期说到国内射频器件的困境,今日讲述高压共轨的不足,导致国产柴油机无法进一步发展。
日常生活中,我们在谈论一辆汽车性能是否优越的时候,首先会提及的便是发动机。而国内,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发动机,都不够先进,以至于长期被国外卡脖子。其中国产柴油机之所以无法得到快速发展,就是因为其电控柴油高压共轨系统的不足。对于柴油发动机而言,这一系统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使用。
中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四排放标准,进而来控制和减少汽车排放,降低能源的消耗。而为了满足车辆的排放标准,现有车用柴油机基本上都是采用的高压共轨系统。业内人士指出,高压共轨系统能够灵活且高质量的将柴油喷射至燃烧室,进而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,一改传统柴油机冒黑烟、声音大的印象。遗憾的是,国内的电控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市场,基本上被德国、美国以及日本三国企业所占据。
当然,中国也并不是不能造,早在20年前,中国的研究机构、高校、工厂就已经开启了高压共轨系统的国产化进程,其中重庆重油、成都威特、辽阳新风、南岳电控等公司也已逐步实现批量生产。但与国外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比,国产的高压共轨系统在质量、功能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,且成本往往比国外还要高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柴油机生产商为了整体性能考虑 ,最终还是会选择国外产品,即使它们的卖价高昂。
中国企业可以克服这些难点么?答案是肯定的,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,毕竟美日德作为传统的汽车工业强国,早已形成了全面的成产体系,而新中国进行汽车研制的时间并不长。所以我们还需要攻克装备、基础材料以及工艺等方面的诸多问题,这些都具体体现在一些细小的方面,比如喷油嘴的针阀偶件、电磁阀,因为它们十分精细,现目前国内的加工精度很难造出一流的此类零件。另外,美日德对自身技术的保护十分严苛,拒绝出售技术给中国,所以我们只能靠自己!
前面说到中国多家柴油发动机厂家,已经开始尝试量产国产共轨系统,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,即使当前我们的技术仍不被西方看好,甚至没有完全应用于国产柴油机,但希望犹在!